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道 新報稱,廣東“撐粵語”風波平息近四年後,廣東的普通話與粵語之爭再起波瀾。有廣東網民發現,廣東電視臺新聞頻道近日的《正點報道》欄目從粵語變成普通話播出,有傳言稱廣東電視臺新聞頻道的所有節目從9月起均會轉為普通話播出,懷疑這是當局再次嘗試邊緣化粵語的舉措,但遭廣東電視臺官方人士否認。
  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7月13日援引《明報》的報道稱,廣東電視臺網站視頻資料顯示,6月30日前,《正點報道》均以粵語播出,但之後,就改為普通話播出。有廣東網民在“撐粵語”人士創建的網站發帖指出,原來的粵語主播也全被替換。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資料圖片:由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聯合廣東電臺發起主辦的《麥王爭霸》全球粵語歌唱大匯在廣州啟動。
  該網站引述未經證實的消息說,據傳從9月1日開始,廣東電視臺新聞頻道所有節目均會轉用普通話播出。也有消息稱,電視臺汲取2010年“撐粵語”事件教訓,對此不作任何公開預告。
  《正點報道》本是廣東新聞頻道中為數不多的粵語欄目之一,現變成普通話播出,引起網民熱議。有網民表示,廣東有大量不懂粵語的外來人口,用普通話有助他們瞭解廣東本地資訊。但也有網民稱,廣東衛視等頻道是用普通話播出,已經足夠,沒有必要取消原來的粵語新聞節目。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資料圖片:廣東省湛江市中考考生在指定考場內進行“人機對話”,測試普通話和英語口語水平。
  廣州2010年曾爆發一場“撐粵語”行動,事緣時任廣州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當時遞交書面建議,建議在廣州電視臺綜合頻道和主要頻道黃金時段的新聞播音,由粵語改為普通話。此事引發一些民眾集會抗議。
  【延伸閱讀】
  聆聽香港聲音:普通話和粵語“雙行線”
  2012-07-01 11:41:00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范陽
  中新網香港7月1日電 (記者 劉羡) 在香港街頭,無論是地鐵、公交還是問路,都能聽到熟悉的普通話;大型商場里,打扮時尚的服務員會微笑著用普通話說:“歡迎光臨”……15年的時間,從“聽不懂”到“學會說”,本就密不可分的普通話和粵語在當下的香港更是水乳交融,從昔日平行發展,走嚮日漸交匯的“雙行線”。
  在中資企業的香港人:跟著電視學普通話
  回歸15年來,隨著香港與內地在政治、經貿、教育以及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交流逐漸頻繁,普通話在香港的使用日趨廣泛。
 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今年初發佈的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報告顯示,香港約46.5%的人口報稱能說普通話,比2001年大幅上升約13.2%。此外,約1.4%的人以普通話為最常用語言,也高於2001年的0.9%。普通話的普及程度首次超越英語,成為香港的第二大語言。
  范陽是第三代港人,畢業於香港大學,現在在一家中資企業。他笑稱,在香港工作,他掌握了三門“絕技”:英語、粵語和普通話。
  “我現在說粵語時,會有人跟我說,為什麼你的粵語說得這麼好?”范陽逗趣地說,“因為經常說普通話,我的粵語現在已經不太標準了,別人都覺得我是內地人。”
  范陽說,他讀小學時,學校里每周都有兩節普通話課。進入港大後,學校里也有很多內地的學生,“我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開始學普通話,好像身邊的人說得多了,自然而然就會了。進入中資機構里,受身邊同事的影響,我的普通話更是突飛猛進”。
  “我的一個同事,也是純正的香港人。他的普通話說得不太好,為了和客戶、同事更好地交流,他現在請了一個專門教普通話的家庭教師,每周上兩堂課,學習普通話。”范陽透露了他學普通話的小秘訣:“我在家經常看內地的電視節目,常看中央電視臺”,在內地同事的熏陶下,范陽現在不時還會聽聽郭德綱的相聲。
  “我發現香港現在還有一部分人地方性思維很深,他們不願交內地朋友,進中資公司”,范陽說。他在中資企業工作,多了很多內地朋友。范陽覺得,和內地人打交道一點也不難,“我認識的內地年輕人又聰明又進取,跟他們一起幹活覺得時刻充滿動力。”
  范陽覺得,內地對香港幫助很大,特別是在回歸後經歷的幾次金融危機期間。“當然,內地和香港的融合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文化衝突,但這都是局部問題,只是剛好發生了一些事情,被媒體放大。”
  在范陽看來,回歸15年來,內地對香港的影響正在潛移默化滲透進香港人的生活,“內地越來越發展,香港也要變,要融合。”他說,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學說普通話就是一個很好的趨勢。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楊梓
  在香港的內地人:學好粵語,才能更好在香港工作
  “到香港去上大學”曾經是許多內地學生的夢想。回歸15年來,赴港就讀的內地學生增幅高達數百倍,本科生由1997/1998年度的僅7人,增至2011/2012年的4582人。研究生在這15年間也由937人增至4353人,增幅逾3.6倍。近年來,許多赴港求學的內地生學成後留港工作。
  河南女孩張昱今年23歲,5年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香港城市大學,從本科一直讀到碩士。張昱活潑外向,在學校里也愛交朋友,為了和同學更好地交流,張昱學粵語,“我的粵語說得還不是很好,雖然現在香港人有很多說普通話,但我若想以後在香港生活,還是要學好粵語。”
  張昱說,在她本科時,班上只有三、四個內地學生,有的選修課只有她一個,“這些課上有很多的小組研究,所以我得努力融入香港同學的圈子”。但到了張昱讀研期間,班上就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內地學生。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張昱
  湖北女孩楊梓也是在香港讀書期間喜歡上了這個城市,“我告訴自己,今後就要在香港生活和工作”。兩個月後,楊梓就要到英國去讀博士,“我想在香港高校當一名老師,所以我得去讀博,等到學成歸來,我會回到香港實現自己的理想”。
  楊梓說自己只會一點粵語,但以後要留在香港,她會通過一些途徑去學習粵語。“在香港,去超市買菜,服務員都會說普通話,但在那些小型的菜市場,攤販們還是說的粵語”。她說,香港市井之間運用較多的是粵語,她想在香港生活,就必須像一個真正的香港人一樣熟練使用粵語。
  楊梓碩士畢業後,就留在了香港浸會大學語言中心工作。她笑著說,“香港的同事對我都很好。但我想跟他們學粵語,他們都不肯教我,因為想跟我說普通話。”
  她介紹,在香港一些招聘網站上,很多都要求會說普通話。“現在在香港,港人的普通話真是好很多,幾個月都會有明顯變化。我在浸會大學遇到一個助理教授,他是香港人,之前在英國讀書,本來普通話是一句都聽不懂,但半年後,他就能獨自到內地去開會了。”
  【延伸閱讀】
  普通話粵語淺對比:粵語留古話 含義更廣泛
  2013-05-21 15:34:07
  中新網5月21日電 香港《文彙報》21日刊登文章比較粵語和普通話的詞彙,文章說,同一個字詞,粵語的含義比普通話更廣,詞性更活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粵語雖是一種方言,但畢竟也是漢語,大部分詞彙與普通話一樣,且受到普通話影響,不斷吸收其詞彙和表達方法。不過,由於歷史背景、地理條件、生活環境、風俗等因素的不同,粵普詞彙仍有相當差異。
  粵慣單音節 普多雙音節
  粵語慣用單音節詞,但大部分現代漢語為雙音節詞。另外,粵語在口語和書面語都保留很多古詞、古語。
  動詞方面,如粵語講“食”、“企”、“睇”、“落”、“嗌”,普通話分別稱“吃”、“站”、“看”、“下”、“叫”。
  至於名詞,“翼”、“頸”、“罅”分別對應普通話為“翅膀”、“脖子”、“縫兒”。
  形容詞方面,粵語講“晏”,普通話可以說“晚、遲”。
  最後副詞如“卒之”、“即刻”,普通話分別說“終於”、“立刻”。
  粵語一“紙”有多義
  一般來說,同一個字詞,粵語的含義比普通話更廣,詞性更活。如“紙”,普通話只代表“各種各樣的紙張”;但在粵語中,除指“廁紙”、“牛皮紙”和“過底紙”外,還有“港紙”、“申請紙”、“律師紙”。由此可見,粵語的“紙”包括鈔票、表格、證明書、單據等多重意思。
  又如“鼠”在普通話只是簡單名詞,解作“老鼠”;但粵語的“鼠”則大不相同,除“老鼠”外,還是“老鼠貨”、“有人鼠咗入嚟”(有人鼠了進來)、“啲嘢俾人鼠咗”(東西被人鼠了),包含“不合法的”、“溜進”、“偷”等意思,而且詞性由名詞轉為形容詞或動詞。
  【延伸閱讀】
  港媒:內地狀元不諳粵語退學 希望考入北大
  2013-10-16 11:17:00
 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香港《明報》報道,獲70萬獎學金入讀港大文學院的內地女狀元劉丁寧,上月底向港大申請退學,回內地重考高考,希望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,追尋“更純粹的國學”。內地報章引述其外公稱,丁寧難以適應粵語授課的課堂,令好強的她承受很大壓力。港大教務長韋永庚則表示,該校設有學業指導處,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,但他直言:“不需要照顧同學到無微不至,他們來到學校都需要自己努力適應。”
  遼寧省高考文科狀元劉丁寧赴港大上學僅兩周便退學,亦惹來關註。根據內地《成都商報》報道,丁寧一直希望入讀北大中文系,但經父母游說後“屈服”報讀港大。報道指丁寧曾多次向一名北大博士生透露,“在港大的每天都是煎熬”;丁寧的外公亦表示,外孫女在港大難以適應粵語授課的課堂,令好強的她十分著急,怕因聽不懂而落後。
  港大發言人稱,劉丁寧認為北大課程較貼近其學習興趣,現時校方正與北大商討,是否能讓她儘快入讀北大中文系。丁寧退學時,港大仍未向她發放任何獎學金。
  港大發言人補充,港大設有學術輔導及校園生活輔導支援同學。教務長韋永庚說,港大在內地招生時有清晰介紹香港文化及港大教學環境,亦設迎新活動助剛抵港的內地生融入校園。他續稱,該校除個別主修語言的課程外,主要以英語授課,若學生希望主修中文,大學亦有足夠以普通話授課的課程供選擇,但未必是個別學生最想讀的科目。
  【延伸閱讀】
  幼兒園入學面試粵語 河南爸後悔赴港產子
  2013-10-09 10:50:13
  中新網10月9日電 經歷提前一周搶位,連日通宵排隊的逾千名家長,8日清晨終於領到香港鳳溪幼兒園的入學申請表,排隊人龍大致散去;有香港本地家長面對跨境童涌港搶位坦言“激氣到爆”,“雙非”家長(父母均非香港居民)則憂粵語面試只為篩走不諳粵語的子女,感到不公平,後悔當年赴港產子。
  據香港《星島日報》報道,香港鳳溪幼兒園8日9時起,在校內設14個攤位開始派表,並實時通知面試日期。為杜絕中介“排隊黨”,校方要求輪候家長登記個人資料,並聲明與學生關係。截至8日下午3時為止,校方已派發近1500份表格,今日會繼續派發其餘500份表格。
  河南的雙非家長王勇軍領到表格後,坦言心情悲喜參半,尤其憂慮小組面試以粵語進行,令兒子成功入讀機會打折扣,“老師說孩子能意會指示的話沒問題,但我們一家都是北方人,孩子怎可能聽懂廣東話?很可能第一時間就被淘汰了”。距離周六面試時間不多,他只能教兒子說“多謝”等簡單粵話應對,形容取錄與否“要聽天由命”。
  赴港奔波一周,前後排了近10所幼園,最終領了5份表格,王勇軍坦言對2年前赴港產子的決定感後悔,“孩子在內地沒戶口,現在就是回去也不是,留港也不是的兩難局面”。
  不過,本地家長卻對跨境家長排隊不以為然,本地家長岑女士領表後大吐苦水,形容對排隊潮“激氣到爆”,“排極都是同一班人(跨境家長),每一所都2000多人爭,不知何時先到我兒子;今年我們兔年出世已經如此,龍年出世那些家長,明年祝君好運吧”。上水家長羅太亦不認同跨境家長組團排隊,“他們一口氣報這麼多所,霸了很多入學機會,搞到我們插針都不入”,她期望校方優先取錄居住區內學童。
  【延伸閱讀】
  內地旅客不滿賠償占飛機續:港航空姐擬罷講普通話
  2014-06-24 08:23:00
  
  港媒上曝光的機上情況。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
  乘客滯留機上。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原標題:港航賠錢送走旅客空姐擬7.1罷講普通話
  香港航空職員擬在7月1日罷講普通話。
  據香港《經濟日報》旗下報紙《晴報》6月23日報道,香港航空上周飛機延誤18小時事件繼續發酵,“有員工在專頁發起,於7月1日罷講普通話以示不滿,僅兩小時內便吸引逾千人贊好”。
  該報道稱,有聲稱負責該航班的空姐,在個人Instagram上批評該批旅客“反轉客機”。除了當天的機組人員,其餘港航員工亦對事件感到憤怒。
  該報道稱,空姐Apple(化名)接受訪問時稱:“大家很生氣,覺得delay不是我們造成的,根本不應該賠錢。”
  文章稱,在港航的FacebookSecrets上,數十人留言批評公司處理手法,直指賠錢是助長歪風,“不只虧了錢,還虧了骨氣,虧了尊嚴”。
  
  乘客滯留機上。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
  資料圖片:圖為2010年10月5日,游客在香港海港城的卡地亞專賣店購買奢侈品。新華社發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澎湃記者於6月23日下午2時左右致電香港航空企業傳訊部瞭解相關事實。該部門工作人員稱,“公司不會發這樣的消息”,他們要對信息進行確認,“我們暫時對網上事情沒有回覆”。
  對於有消息稱“顧客砸爛廁所門”,該部門工作人員表示“要等到確認後才能給回覆”。
  澎湃記者還致電了香港航空客服熱線950715,鄭姓話務員稱,“沒有接到官方通知(7月1日罷講普通話)”。她表示,不知道有空姐發起這一活動,“網上有一些誤傳消息,要以官方發佈為準”。
  隨後,澎湃記者又致電了香港航空訂位部,意圖瞭解香港航空公司近期票務情況。接線的工作人員稱,“查不到目前訂票是否受到影響”。她表示,每天都會接到客人訂票、改簽、取消的電話,“乘客訂票屬於個人行為”。
  對於是否有公司員工發起“7月1日罷講普通話”活動,她表示不清楚。該工作人員表示,“我們會根據客人的需求選擇不同語言進行交流”。
  公開資料顯示,香港航空公司隸屬海航集團旗下。因此,澎湃記者還致電海航“金鵬服務熱線”。接線人員稱,香港航空上周延誤事件並未對海南航空有所影響,“目前公司沒有發佈相關消息”。
  此外,澎湃記者多次致電香港航空總公司電話,均無人接聽。
  
  資料圖片:香港酒店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
  資料圖片:香港國際機場。新華社記者黃本強攝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6月21日,人民網最先發表《70多名內地游客滯留香港機場,沒吃沒喝16小時》一文。
  該報道稱,“記者6月21日接到投訴稱,約70多名乘坐香港航空HX234航班、從香港飛往上海的內地游客因飛機晚點,且與航空公司無法就賠償達成一致,已通宵滯留香港機場超過16個小時,機上沒吃沒喝沒空調。截至中午12時,乘客仍然滯留在飛機上,而香港航空機組人員則全部下機”。
  該報道稱,內地游客花先生透露,飛機晚點後,從20日晚21時至21日凌晨1時,機上乘客都表現很配合。但隨著晚點持續,航空公司卻在並未提供任何餐飲和住宿安排,機組人員還關閉了飛機上的空調,引發乘客不滿。
  直到21日天亮後,航空公司派出航空公司代表與乘客談判,要求乘客接受200港元賠償金,並下機接受新航班安排。但航空公司代表沒有就飛機延誤和服務不周致歉,乘客拒絕航空公司提出的條件,也拒絕下機。
  花先生表示,乘客拒絕下機,不是賠償金額的問題,主要是不滿航空公司處理事件的態度。
  他還表示,與航空公司出現爭執後,他們第一時間向香港警方報警,但警方到場後並未有效處理。隨後,他們又向香港旅游發展局和香港旅游業議會舉報,但均未獲正式受理。
  
  資料圖片:香港僅存的一批中式帆船中的Aqua Luna號駛過香港天際線。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
  資料圖片:香港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澎湃記者21日下午15時左右致電香港航空客服熱線950715得知,該航班已於下午14時50分從香港起飛,預計17時15分可抵達浦東機場。“由此推算,該航班的延誤時間長達近18個小時”。
  此外,根據機上乘客提供的道歉信,香港航空方面已就事件向乘客賠禮道歉,並賠償每人800港元。信中表明“我們為此次事件給旅客帶來之不便深感遺憾及歉意”,信上聲明,延誤是因上海浦東機場航空交通管制而起。
  澎湃記者發現,香港航空於21日15時37分發表微博稱,“香港航空原定昨晚9時前往上海浦東的HX234航班,因上海浦東機場實施空管,航班需延遲起飛,本公司安排乘客落機等候,但部分乘客拒絕下機,本公司已通知機場保安及警方協助。現所有乘客將會獲安排乘搭下午的航班前住上海,現正辨理登機手續”。
  6月22日零點17分,香港航空公司通過微博發表《香港航空關於6月20日HX234香港-上海浦東航班延誤事件的聲明》。
  該聲明稱,經香港航空有限公司證實,“原定於6月20日晚9時由香港飛往上海浦東的HX234航班,共有276名乘客”,因航班延誤,“本公司安排乘客下機等候,併為下機等候乘客派發了早餐及午餐券”。
  
  內地游客在香港一家奢侈品商店門口排隊等待購物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
  資料圖片:2013年12月25日,工作人員在香港冬日美食節上向顧客推介泰國燕窩。當日,為期4天的香港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該聲明稱,“過程中部分乘客因不滿相關安排而拒絕下機,與乘客進行溝通無果後,本公司通知機場警方協助。同時,考慮到乘客的疲憊程度,我們亦為機上乘客提供了飲水。根據相關條例,由機長及機場警方均發出警告信,但乘客仍拒絕下機。公司考慮機上乘客狀況,有提供空調至全部乘客下機”。
  該聲明介紹,“140名乘客後乘搭6月21日下午5時32分起飛的HX234D航班離港,並已於晚7時26分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。其餘乘客亦於同日乘搭本公司其他航班離開香港”。
  最後,聲明表示,“航空安全一直是香港航空運營的首要標準”,同時也致力於為乘客提供親切服務。“對於本次航班延誤為乘客帶來的不便之處,我們深表抱歉”。
  不過,對於香港航空公司這份聲明與此前乘客描述不符的地方,香港航空企業傳訊部工作人員並未給予正面回應,僅稱聲明“代表了我們的官方立場”,“除此之外,目前不對其他消息做評論”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xseeryi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